【规划师论坛3】中心城区 E 类用地中的廊道空间生态规划方法
2017年4期主题:城市综合管廊与廊道规划
【编者按】
城市廊道(包括市政廊道、生态廊道和生命廊道等)规划建设作为促进城市安全升级、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是解决“城市病”、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的关键抓手。近年来,我国逐渐加大了对城市廊道和综合管廊建设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各地亦相继开展了城市廊道和综合管廊的规划探讨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基于此,本期“规划师论坛”栏目以“城市综合管廊与廊道规划”为主题,结合目前廊道在城市规划领域的研究进展,围绕中心城区E类用地廊道空间生态规划方法和综合管廊的管理制度、规划编制体系与方法、规划重点问题、规划布局与选线等问题展开探讨,以期为各地城市廊道和综合管廊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规划师论坛3】
中心城区 E 类用地中的廊道空间生态规划方法
作者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邢忠,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博士研究生余俏,重庆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周茜,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博士研究生乔欣,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本科生卓子在《规划师》2017年第4期撰文,中心城区E类用地承载着各类生态与设施廊道空间,功能复合、资源丰富且关联影响复杂,但因地处建设区外,对其规划管理方法的研究相对不足。文章立足于廊道空间的环境特质及其与外围环境区、城区的空间和功能关联,在梳理相关研究和借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融合生态原理与城乡规划原则,从目标、用地、空间与管控4个环节探究发挥廊道空间复合生态服务功能并尽可能降低其建设环境影响的生态规划方法。
[关键词] 中心城区E类用地;廊道空间;生态规划方法;用地组织;空间管控
[文章编号] 1006-0022(2017)04-0018-08
[中图分类号] TU981
[文献标识码] A
[引文格式]邢忠,余俏,周茜,等.中心城区E类用地中的廊道空间生态规划方法[J].规划师,2017(4):18-25.
一 廊道空间与中心城区E类用地的
相关概念及内涵释义
(一)廊道空间
廊道的概念来自景观生态学,指景观中与相邻两侧环境不同的线状或带状结构,是景观生态学的基本要素之一,具备栖息地、通道、过滤、源和汇五大功能。廊道空间为生物多样性、水资源、农林生产、娱乐、气候变化、社区与文化凝聚提供重要载体,且最优的廊道网络具有高水平的环路、高变化的廊道宽度和连接的曲线性等。此外,廊道空间是具有线性特征的开放空间,还具有连通性及多种复合功能 ( 生态、社会、经济和景观等功能)。
(二)中心城区E类用地
对于中心城区的概念范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二十条提到“城市总体规划包括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中心城区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地区,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综合中心,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和城市近郊地区 。
中心城区E类用地主要分布在城市外围的近郊地区,是《城乡规划法》第一条“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的重点区域,同时也是开发建设最敏感、规划管理最薄弱的城乡交接过渡地带。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中的城乡用地分类,E 类用地为非建设用地,包括 E1 水域 ( 自然水域、水库及坑塘沟渠 )、E2 农林用地 ( 耕地、园地、林地及草地等)和E3其他非建设用地(空闲地及其他未利用地 )。划分“水域”意在突出水域本身在城乡规划中所起到的生态、生产方面的作用及其对防灾方面的影响;“农林用地”应是控制开发的重点区域,用于统筹规划区的城乡建设,保护耕地、林地、草地等生态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作为城乡建设用地的良好生态背景。
二 中心城区 E 类用地廊道空间的
类型、功能、特性与存在问题
(一)中心城区 E 类用地廊道空间的类型
E 类用地的廊道主要包括设施廊道与生态廊道两类。生态廊道指具有生态功能的带状绿色空间,包括河流廊道、连续林地生境廊道,旨在为某些类型的物种提供栖息地,保证其沿廊道迁徙,维持能量和物质的流动 。设施廊道指为满足设施线路运行与安全防护需求而设置的带状通廊空间,包括地下或地上的设施线路空间与安全防护空间,而 E类用地中的设施通廊一般具有区域性特征,主要是区域市政基础设施 ( 高压走廊及燃气、输油管线通廊等,包括复合利用的综合管廊 ) 与交通通廊 ( 公路、高速路和铁路)。
(二)中心城区 E 类用地廊道空间的功能
E 类用地的区位特征赋予廊道空间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包括提供动植物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隔离城市建设组团,抑制城市用地扩张;保护外围农林用地,防控水土流失与自然灾害;涵养水源与净化水质,保护区域水资源与水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调节城镇气候;保护高价值景观资源,提供休闲游憩空间等。面对中心城区城镇建设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而E类用地中的廊道空间是海绵城市构建、维护及管理的关键环节,能最大限度降低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中心城区E类用地廊道空间特性
中心城区E类用地中的廊道空间具有3个特性:①在空间和功能上连接城区与外围腹地的过渡地带,其建设关乎城区运行效率;②是生态要素与非生态元素的叠合,其环境品质与空间布局直接影响廊道系统的服务效能;③土地利用分属多部门管理,集约复合利用难度大,规划及管控措施相对滞后。
(四)中心城区E类用地廊道空间存在的问题
中心城区E类用地的廊道空间现状问题突出。对于廊道空间本身,城市的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向中心城区外围 E类用地转移,加上城郊高产出农业的化肥污染,使廊道空间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功能急剧退化;在林地、农田与水域等用地上的大量工程性建设开发侵占了原有的生态廊道空间,如填占泄洪河道、湿地洼地,削弱了城市水系的调蓄功能;乡镇企业、农村居民点及旅游商业等低密度、分散的蔓延式开发,导致廊道用地资源的浪费及城乡景观破碎化。在廊道规划上,注重图纸上空间形态的视觉美感,未把控实际的生态功能和使用效率,廊道宽度的划定比较随意,缺乏科学依据;未能识别高价值的小型生态斑块、支流坑塘等,忽视小型廊道空间的保留与建设;人工设施廊道(如公路、铁路及输气管道 ) 的布局不合理,分割了完整的生态单元,阻碍了生物物种的迁徙 。在廊道管控方面,多方利益主体的博弈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使得廊道空间的建设与保护举步维艰,廊道规划无法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得到具体的落实;相关部门的规划编制内容、管理手段与生态保护需求错位,部门规划衔接不足及目标导向单一,导致E类用地整体的复合功能效率低下、管理失效。
综上所述,中心城区E类用地廊道空间建设问题体现在三方面:①以工程性建设为主导,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相对突出;②部门单一目标导向下的分类廊道建设制约服务能效与管理失效;③系统整体生态服务、景观维护、集约用地等潜在复合功能相对低下。
三 中心城区E类用地廊道空间生态规划的多重复合目标
(一)尊重自然并让自然做工
早在我国古代人们就对生态环境有了深刻的认识,如《管子·乘马》指出:“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21世纪初,俞孔坚提出了景观和城市的生态设计原理:地方性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本、让自然做工、显露自然。
从“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对立到统一的“环境协同论”认为:在尊重人类和尊重自然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尊敬自然就是增加对人类的尊重,服务于作为群体的人类的最佳途径莫过于关心自然本身,通过关心自然本身而非为了最大化的人类利益试图控制自然,从而限制支配自然的种种企图,作为整体的人类会从周围环境中获益更丰。
尊重自然强调与自然生态过程相协调,充分掌握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气候、动植物等环境禀赋和自然特征,并与此实现最大的协调适应;尊重生物多样性,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剥夺,尊重水循环过程和物质循环过程,保护动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应用自然的知识 ( 自然生态系统、降解生态系统等 )来创造自然过程与设计目标携手共进的高绩效景观,通过尊重、保护自然及人与自然的协同作用,寻求人与自然的最大共同利益的和谐发展。
(二)多重目标复合
中心城区E类用地紧邻城市建设用地,兼具生产、生态功能,因此集约利用土地,彰显复合功能,实现多目标复合,是廊道空间规划的基本目标导向,也是削减廊道空间环境影响的有效途径。为此,需整合生态廊道与设施廊道,提高廊道空间功能的复合性,将建设区与外围环境区紧密联系,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与景观的多重复合目标(表1)。
1.自然保护目标
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的重要廊道及重要栖息地,维持区域生物多样性;恢复退化的自然生态斑块,构建区域生态屏障;优化生态网络结构,增强网络和廊道的连通性;保护原始地形,保护水文循环过程,保障区域水环境健康,防控自然灾害。
2.社会发展目标
通过E类用地构建的廊道空间组织慢行交通系统,串联城市内部 ( 公园、绿地和庭院等 ) 和外围的绿色空间 ( 森林、农田、湿地和水域等 ),为城乡居民提供休闲游憩、运动健身、科研教育的场所和路径,提升绿色空间的包容性和可达性。
3.经济增长目标
通过引导与E类用地相邻的城乡建设用地在功能、规模、结构与形态等方面的合理规划设计,挖掘E类用地的经济效益,使强制性保护转向自觉维护;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原则,在提升农林生产效益的同时提升游憩产业经济效益;复合利用廊道空间,集约和节约利用土地,提升廊道空间土地利用的经济性。
4.景观提升目标
抑制城郊景观破碎化,保护风景胜地,整合可利用的自然景观资源,通过景观廊道维护城乡景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通过对近郊区重要景观廊道和关键城市出入口的景观节点的打造,提升城乡景观的显示度和居民观景的舒适性。
四 中心城区E类用地廊道空间生态
规划的研究概念模型与规划路径
(一)设施廊道与生态廊道的相关研究
1.城市外围设施廊道空间相关研究
翁毅等人研究人工设施廊道空间与城市建成区景观演变的关系,发现人工廊道效应明显影响着建成区景观的梯度分异,道路的扩展带来了城市空间的向外拓展 。苏小勤通过研究发现区域外围道路廊道 ( 环城高速路、快速路 ) 内存在大量仓储、住宅及棕地等,需强化绿地的规划与管理体制;道路绿廊功能单一,需完善其多样化功能;建设用地与道路绿廊的土地资源矛盾严重,需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与协作 。冯艳等人提出城市边缘区交通廊道的有机生长模式,认为其是一个动态、择优发展的过程,是在原有基本要素上不断自我调节、有效控制城市边缘区被建成区快速侵吞并引导边缘区空间合理生长的过程。周易冰等人定义了市政基础设施廊道,明确了基础设施廊道的适用范围,认为解决基础设施廊道的预留与控制问题对于营造美好的城市形象、改善交通状况和避免重复建设等具有良性作用。
2.以流域为基础的城区外围生态廊道相关研究
流域地理单元及其生态过程是城市生态系统管理中重要的认知基础,因为流域结构、功能及生态过程可以影响人类和自然的共生。不少学者关注城镇化与流域水文过程的相互关系,从土地利用的类型、格局与强度的时空变化等多个方向讨论了城镇化对水系统及河流廊道的影响。刘滨谊等人基于“生态流”探讨谷地生态廊道与城市的关系,提出了谷地生态廊道规划及其模式。王云才等人以湖泊整体保护为目标,通过断点连接与廊道网络化、水网收集系统与水质处理系统规划等构建生态网络安全格局。许乙青等人将相对完整的雨水流域作为规划考虑范围,通过Grasshopper建模参数化模拟自然水文过程,依托模型矢量化“雨足迹”汇水路径,构建城乡一体、有机联系的城市复合生态廊道,重塑了城市健康的水文循环。钟卫华等人以河流水系生态保护与生命敏感综合评价为依据,通过划定空间管制分区对台州市河流型生态廊道进行了保护与利用。
(二)廊道空间的问题导向研究模型与目标导向生态规划路径
中心城区E类用地廊道空间的生态规划方法致力于运用生态学原理探索与自然和谐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 。本文将规划方法的研究定位为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以城市规划区为空间研究背景,以中心城区范围内E类用地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协调相关廊道专项规划,在解译区域廊道系统格局的基础上优化廊道空间结构分类方法;结合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在现状土地利用资源与复合功能分析的基础上细化关联土地利用布局方法;落实规划导向,指导地段空间设计与建设的规划管控方法。
本文通过分析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影响的成因与机制,以及造成的若干生态环境问题,展开生境保护、设施防护、生态服务保障及景观生态网络构建方面的规划研究(图1)。在问题导向下,通过自然生态特性与过程认知和城市发展诉求剖析,挖掘土地利用的内在适宜性,建立适应性廊道生态规划路径,形成E类用地廊道空间的布局模式、布局方法及关联用地布局方法、空间管控策略和设计导引体系等,实现土地的最佳利用(图2)。
五 中心城区E类用地廊道空间生态规划的规划组织
(一)结构搭建
在识别自然基底和复合目标导向支撑下,搭建生态网络结构可分为三步:①鉴定优先保护生态区,创建生态枢纽;②识别廊道空间;③构建生态网络(图3)。
1.鉴定优先保护生态区,创建生态枢纽
创建生态枢纽是生态网络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鉴定有高生态价值、需优先保护的大型生态区域。首先,通过自然要素的识别、评价,鉴定出优先保护生态区,包括近郊大面积连片的森林;高价值地形,如山脊、崖线和河谷等开放空间;洪泛区、水源保护区、大型湿地及河岸森林缓冲区;文化保护遗迹、优质耕地等。其次,通过连通优先保护生态区,或适当调整其周边土地利用,创建内部完整并具有示意缓冲区的枢纽。具体来说,枢纽是面积不小于预设规划的连续的自然资源空间和生境多样丰富的区域。
2.廊道空间的识别
E类用地的生态廊道具有线性特征,如河流廊道、山脊林带等能将离散的枢纽连接起来,让动植物在枢纽之间迁徙移动。河流廊道最容易识别也最有效,作为水文过程在流域地表的空间形态,其从源头开始,流经上游和下游,最后到达河口形成河流连续体,具有城乡梯度上纵向的三段特征:源头区、传递区与沉积区。生态廊道空间的识别基于一系列数据(包括土地利用、湿地、河流、斜坡和洪泛区 ),在创建一个复合的阻力与适宜性层面后,利用GIS技术最少消耗路径分析方法来确定枢纽之间最佳的生态路径,识别出E类用地的生态廊道(图4)。
E 类用地的设施廊道依据现状及规划的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绿化走廊进行识别划定。根据城乡发展在风景游憩、农林生产、健康宜居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诉求对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赋予设施通廊复合服务功能是节约利用土地、发掘空间资源复合功效的措施,主要包括两类:①多类型设施通廊复合,如综合管廊布局;②赋予设施通廊生态服务功能,如通风廊道、生产性防护林带、生态防护带、安全隔离带、生物物种迁徙通道及景观美化与展示、休闲娱乐与健身游憩带等。
3.景观生态网络构建
首先,将E类用地的生态廊道网络与设施廊道网络叠加,结合廊道沿线土地利用状态,对廊道的等级和长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并从廊道的系统性、整体性和连续性3个层面对其进行优化,形成复合的景观生态网络。
其次,对叠加后的景观生态网络进行调整。通过廊道空间系统评价,找出廊道系统的冲突区域和关键区域,并针对这些区域提出规划控制方式,如处理好道路廊道与河流廊道的相交关系,通过建设桥梁,尽量减少道路对河流水系的干扰;若是并排关系,则尽量不固化河岸,而是通过加强河流和道路之间的防护林建设,恰当营造亲水空间。同时,通过协调自然生态过程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将保护与利用有效结合,提升城乡景观的整体功能。
最后,界定廊道缓冲区,保护生态网络免受城市建设高强度开发的影响,维持自然与乡村景观;确立低强度土地开发缓冲区,包括农业用地、道路绿化带等,缓冲区边界依据现状自然斑块、人工林带及农用地等生态单元来确定。
(二)功能设置
1.廊道系统复合功能设置
依据多目标复合的规划导向,对 E类用地的廊道空间设置多重复合功能。①生态保护功能:通过景观生态网络的构建,促进各生态系统间的物质交流,平衡全域生态结构,减缓热岛效应和洪涝灾害,提升用地安全防护和环境质量。②休闲游憩功能:通过郊野绿道整合中心城区近郊地区良好的户外活动空间及环境区,满足现代都市居民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渴望及需求。③经济发展功能:整合提升现有乡村休闲旅游资源,推动农业产业化项目与现代乡村旅游业的互动结合,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④资源利用功能:展示自然与人文特色的主要窗口,实现资源保护与利用双赢。
2. E类用地廊道与城区廊道功能衔接
保护区域原水系统的完整性,保护流域单元内的地表径流路径及沿线的洼地、湿地、堰塘等径流交汇节点,将城区生活污水分片区收集后就近与周边湿地相连接,通过湿地净化后排向周边水系统。城市建设区地表径流尽可能与原有场地水系统的径流方向相一致,采用多点、散布的方式布置积水口和雨水排放口,实现与外围水系统的衔接。
在城市建设区边缘,结合道路、水系、林地与农田等E类用地设置永久性的环城绿色开放空间,创建良好的城区入风口,预留通风廊道,并划定通风廊道控制区,将城市近郊区更多的山谷风引入城市内部,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热环境。
(三)土地利用
保护中心城区生态环境本底资源,预留出满足廊道复合功能目标的廊道空间用地,在现状廊道缺口处补给足够的结构性E类绿地,保证其结构的连通性。
1.预留生态廊道用地
保护城市近郊区的重要山体、遗留林地、小型农田、支流坑塘和湿地等,预留出各类型廊道所需的用地。例如,对于原生林地,根据现状林地类型分析确定保护等级,通过优先森林的保护、森林流失预防、植树造林、公益森林再造及恢复植被等措施对林地进行维护。未经维护和再造的林地,随着人类活动的侵占变得越来越少,或因环境污染而退化,而经过维护和再造的林地会因为有效的生态补充与恢复变得越来越多。
2.补给生态结构性绿地
根据景观生态廊道网络结构和廊道复合功能的设置,在规划廊道空间的缺口处补足所需相应廊道类型的土地利用类型。对于生态维育型、生态恢复型、生态防护型及生态隔离型廊道,应补给足够规模和宽度的林地;对于河流水系廊道,应打通因人工建设而断流或阻塞的水文通道和路径,补给水域用地及其两侧的缓冲林带;对于农业生产型廊道,应补给适当规模比例的耕地、园地和农田防护林地;对于休闲游憩或历史文化型廊道,应补给适当规模比例的林地、水域或观光型农田。
3.预留设施廊道用地并强化景观生态网络
依据未来城市发展方向预留区域性灰色市政及交通基础设施用地,避免因基础设施布置不当而阻碍城市的发展,对预期重大水源的引入、重大排水管线、电力和燃气等管线的走向应预留基础设施廊道用地。同时,利用设施廊道防护空间构筑连续绿带,规避或削减灰色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环境影响,减少景观割裂、功能割裂的状况,从而优化区域景观网络结构。
(四)空间布局
充分利用场地原有的洼地、林地、草地和农田,依据E类用地廊道复合功能目标进行合理的空间组合与布局,使城市建设活动对自然环境系统的负面影响减至最小,借助人与自然的协同作用,寻求人与自然的最大共同利益的和谐发展 。在中观尺度层面,对农业生产型廊道中的农田林网进行空间布局,保证合理的林网密度和林带宽度。在微观尺度层面的廊道内部,需进行低环境影响的空间布局设计,合理选择建设单元并有效保护生态要素;识别出有较高生态价值或因特殊的地貌、地质属性而不适于建设用途 ( 如山脊、冲沟、陡坡和地质灾害区等 ) 的高敏感区域;结合原有的建筑基址划分出与流域单元生态耦合的建设单元;以水文单元为基础组织土地利用,实现自然排水模式的有效保护及建设单元内低环境影响的排水管理。
(五)绩效评价
廊道空间的绩效评价,不应只在规划实施结束时进行最终评价,还应在规划与实施过程中分阶段多次进行空间绩效评价。通过及时地反馈与反复地调校,评估廊道空间规划目标的完成进度或实现程度,评判廊道空间规划是否产生复合服务能效、是否降低环境影响。依据复合规划目标导向,考虑到研究的可行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针对关联评价因素和指标特征,构建出中心城区E类用地廊道空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表2)。
六 中心城区E类用地廊道空间生态
规划的规划管控
(一)样条空间分区控制
E 类用地廊道空间的管控需考量沿线管控土地利用的情况,根据城乡空间梯度样条转化的栖息地连续原则、分区关联用地环境影响特征及对应分区关联用地单元的诉求,有针对性地通过不同等级的规划管控和设计引导来维持城乡生态空间的连续性与整体性。
1.中心城区样条空间分区
依据城乡生态环境分布的梯度特征、城乡人口密度分布及城乡建设发展综合诉求,基于区域次级流域单元的分区,将中心城区及周边影响范围划分为5 个分区,分别为自然保护区 (T1)、乡村保留区 (T2)、城市边缘区 (T3)、一般城市区(T4)和城市中心区(T5),如眉山市中心城区就是依据此进行样条空间分区的。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统计发现,沿着城乡梯度,随着距离城市中心越近,眉山市的总体人口密度越高,建设强度越大,绿色空间越少。
可见,廊道宽度总体变窄,斑块破碎度越高,网络连通度越低。
2.廊道空间分区控制
根据中心城区样条空间划分及E类用地现状生态基础辨析,对中心城区 E类用地的廊道空间进行样条分区管控,结合廊道关联用地单元诉求分区控制廊道空间的主导与复合功能定位、土地利用等(表3)。
(二)环境影响评估控制
E 类用地廊道空间的总体控制应结合城乡区域层面的环境影响评估,首先要厘清现状城乡用地的环境影响程度与特征。以眉山市为例,通过监测数据和实地调研,发现眉山中心城区 T1 区有少量农业化肥污染,T2区主要为农业非点源污染,T3区因农业和旅游设施开发造成部分河岸生态退化,T4 区和 T5 区因城市生活、商业活动及大量硬化地面对河流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可针对现状城乡用地的环境影响特征制定相应的改善和防治措施。
可见,对于未来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估重点在城市近郊区的E类用地内的零碎建设项目和与E类用地紧邻的建设项目,规划环境影响评估的范围应扩大到实施区域以外的更大的自然环境单元。同时,以环境约束、环境保护作为规划编制的基本出发点和原则,通过水环境、动植物生境等约束下的规划设计情景方案模拟,选择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的方案,以保障廊道系统的整体生态环境品质。
(三)设计导引
在对E类用地廊道空间的主导和复合功能进行样条分区控制后,结合分区环境影响评估,以最小化环境影响为原则,在自然保护、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景观提升四大复合规划目标导向下,制定细化的分地块设计导引体系,对于定量指标确立大致数值范围,对于定性指标设置细化功能类型。总体设计导引体系包括林地比例、河岸绿化缓冲林带宽度、非渗透性覆盖率、建筑限高、LID设施、绿道长度、绿道配套设施、农林产业与游憩产业及景观节点等(表4)。在绘制分地块控制图则时,可根据具体的地块特征对控制指标与设计导引进行适当调整。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17年4期
《中心城区 E 类用地中的廊道空间生态规划方法》
转载须知
原创文章请在后台回复“转载”二字查看转载要求,
如需开白名单进行转载请在后台留下公众号ID,
感谢您的支持!
论文征稿
《规划师》杂志近期好文推荐(点击蓝字可查看原文)
【PL】2016年12期总览:本期主题: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PL】2016年9期总览:本期主题:众创空间特征及规划应对
【规划师论坛3】城市边缘区“城市双修”规划策略——以天津市李七庄街为例
【规划师论坛4】“城市双修”理念下的生态地区城市设计策略 ——以宁波小浃江片区为例
【PD】城市地标的视线管控思路与方法 —— 以武汉市黄鹤楼视线保护规划为例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